
|

|
FPQZ 系列摩擦摆球型支座是按照国家标准《桥梁球型支座》(GB/T 17955-2009),同时参照并满足欧洲标准《Anti-seismic devices》(EN15129-2009)、《Structural bearings –Part 7:Spherical and cylindrical PTFE bearings》(EN 1337-7:2005)及其他相关行业规范研发的桥梁减隔震系列产品,通过了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(鄂科鉴字【2013】第04073023 号),适用于公路、城市的各类型桥梁,尤其是震区桥梁。 FPQZ系列摩擦摆球型支座分为固定型、单向型、双向型、柱面型,一般由上支座板、不锈钢板、上耐磨板、球冠、下耐磨板、橡胶密封环、下支座板、限位装置及锚固组件等组成。FPQZ-GD型,通常设置于固定墩,其在正常工况下为固定支座,地震时限位环剪断,支座双向减隔震;FPQZ-DX型,该支座可用作纵向活动型或横向活动型,当用于纵向活动型时,其在横桥向设有限位板,纵桥向可自由位移,地震时横桥向限位板剪断,支座双向减隔震;FPQZ-SX型,其在正常工况下可以任意方向活动,地震时双向减隔震;支座高度不变化,地震时横向减隔震。
摩擦摆球型支座的布置主要和桥梁的结构形式有关。通常在布置支座时需要考虑以下的基本原则:
1 上部结构是空间结构时,摩擦摆球型支座应能同时适应桥梁顺桥向x方向和横桥向y方向的变形;
2 摩擦摆球型支座必须能可靠的传递垂直和水平反力;
3 摩擦摆球型支座应使由于梁体变形所产生的纵向位移、横向位移和纵、横向转角应尽可能不受约束;
4 桥梁通常必须在每联梁体上设置一个固定支座;
5 当桥梁位于坡道上,固定支座一般应设在下坡方向的桥台上;
6 当桥梁位于平坡上,固定支座宜设在主要行车方向的前端桥台上;
7 固定支座宜设置在具有较大支座反力的地方;
8 在同一桥墩上的几个摩擦摆球型支座应具有相近的转动刚度;
9 连续梁可能发生支座沉陷时,应考虑制作高度调整的可能性。 总之,摩擦摆球型支座的布置原则是既要便于传递支座反力,又要使支座能充分适应梁体的自由变形。 摩擦摆球型支座在使用年限中应定期进行养护,这些工作包括:钢件的表面油漆、辊轴及摇轴转动部分定期擦洗并涂抹润滑油、滑动支座不锈钢表面的擦洗及检查支座的锚栓等等。只有定期养护才能保证支座的正常工作状态。 摩擦摆球型支座的每次在检修加固前都必须进行养护检查工作,这些工作内容不仅可以保证桥梁支座的正常工作,同时也保证了桥梁的正常使用。
